星期日, 6月 28, 2009

Wakefield 本季能拿幾勝 ?


球運一向不佳的 Wakefield 今年難得在 6 月底前就拿下第 10 勝,我忽然想回顧他過去的表現,順便預估他今年可以拿幾勝:


W-LERAFinal W-LFinal ERA
1995.6.295-11.6916-82.95
1996.6.285-86.3714-135.14
1997.6.303-65.4212-154.25
1998.6.279-24.4017-84.58
2003.6.286-34.7211-74.14
2005.6.297-63.9416-124.15
2007.6.298-84.3117-124.24
2009.6.2710-34.18??


就算 Wakefield 今年沒拿到 20 勝,但是大家應該同意已經 188 勝的 Wakefield 要達到 200 勝應該沒有問題,從 Wakefield 再聯想到上次提到「為什麼 1960 年前中期出生這一代出了 Roger Clemens, Randy Johnson, Tom Glavine, Greg Maddux 四個 300 勝投手?而 1950 年代出生的一個也沒有?」的話題,我忽然想到算一個統計趣味一下:

那就是「1960 年次之後的投手 40 歲之後贏了多少場球?」

Jamie Moyer 87 (counting)
Randy Johnson 71 (counting)
Roger Clemens 61
David Wells 54
Kenny Rogers 43
Tim Wakefield 37 (counting)
Greg Maddux 37
Tom Glavine 30

在 MLB 歷史上也出過很多「40 歲像一尾活龍的投手」,像 Cy Young, Warren Spann 各贏了 75 場,1940 年代這輩專出不銹鋼手臂,Nolan Ryan 40 歲以後贏了 71 場球,Charlie Hough 贏了 67 場,Tommy John 51 場,Don Sutton 44 場。

但是 1950 年代出生這一代的好投手,是否沒用青龍好丸或是老闆毒害或是毒品氾濫或是其他,過了 40 就不太行,這一代最多勝的六個投手過了 40 歲平均只贏 8 場球,其中三人更在 40 歲前結束投手生涯。

Bert Blyleven 287 (8)
Jack Morris 254 (0)
Dennis Martinez 245 (26)
Frank Tanana 240 (0)
Bob Welch 211 (0)
Orel Hershiser 204 (14)

或許只是巧合,或許可以當題目去深究原因。

星期五, 6月 19, 2009

Smoltz will start on June 25 ?


ROTO:John Smoltz will start on June 25 against the Nationals, according to the Boston Globe.

我打了問號?意思是 John Smoltz 將和老東家擦身而過,他 25 日先發之後 26~28 日只能在亞特蘭大球場揮揮手致意一下,而無法上場投球給 Chipper Jones 打?太可惜了吧。

星期日, 6月 14, 2009

Why they boo Drew ?

想要解釋費城人隊球迷不爽 J.D.Drew,卻發現不是在留言板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值得另文討論。

雖然我不是 Phillies 的球迷,就國聯來說我對 Phillies 的直覺印象一直很好,原因是 20 年幾年前我剛剛知道有 MLB 這東西存在時,我聽說的超級巨星名單裡就有 Mike Schmidt, Steve Carlton 這兩個穿費城人隊條紋衣的。

然而這支有傳統的球隊在 1990 年代卻陷入嚴重低潮,除了 1993 年演出的奇蹟之外其他每個球季勝率都低於 0.5,即使有 93 年奇蹟加持,難以想像的是 Phillies 九十年代的勝率竟然是當年 26 隊最後一名,回顧當年的 GM Lee Thomas 時代農場確實出了很多好球員,例如:Mike Lieberthal, Scott Rolen,不過更常被批評的事蹟是常常 rush 年輕球員。

1996 年費城人打出 67 勝 95 敗全 MLB 第二差的成績,老闆終於失去耐性開除老教練 Jim Fregosi,97 年改由年僅 37 歲的 Terry Francona 擔任總教練,成績仍未見起色,這一年最正面的消息就是獲得了 97 年選秀會上第二順位的選秀權

第一順位的 Detroit 選了球速 100 mph 的大學投手 Matt Anderson, Phillies 趁機選了那年被比為 Mickey Mantle 等級的公認最佳大學球員 5-tool CF J.D. Drew,那年 J.D. Drew 囊括的頭銜如下:

1997 Dick Howser Trophy
1997 Golden Spikes Award
1997 Collegiate Baseball Player of the Year
1997 Sporting News Player of the Year
1997 ACC Player of the Year.
1997 Basaball America College Player of the Year

Drew 被認為在一兩年內就可以上大聯盟當先發!但是 .... 事情沒那麼簡單!

如果我是 J.D. Drew 看到前幾年 Phillies 戰績一定會懷疑 Phillies 是否有決心成為 contender?其次 1997 年是選秀歷史上背景非常奇特的一年,因為有兩支新球隊 Tampa Bay, Arizona 即將在 1998 年加入聯盟,礙於規則只能選一些別隊保護名單以外的二線球員,這兩隊預算充足花錢簽大學明星球員毫不手軟,Scott Boras 這位優質律師在 1997 年初抓到選秀規則的漏洞,慫恿 1996 年被選的四位大學/高中明星球員拒絕簽約,改跟這兩支新隊簽約,這樣的背景條件下,這四個實力尚未經證實的小夥子得到鈔票如下:

LHP:Matt White / Tampa Bay $ 10,200,000
1B:Travis Lee / Arizona $10,000,000
OF:John Patterson / Arizona $ 6,075,000
LHP:Bobby Seay / Tampa Bay $ 3,000,000

1997 年在這樣的比較條件下,全美最佳大學球員 J.D. Drew 該拿多少?Drew + Boras 開出了 10M 的嚇阻價格,而 Phillies 提出的數字是 2M,我查了一下當時隊上王牌先發 Curt Schilling 年薪是 $3,500,000,可以想像雙方當然無法簽約,J.D. Drew 跑去獨立聯盟 St. Paul Saints 打球一年。

第二年 Drew 重新參加選秀,這次他被 Cardinals 選上,簽約金以 3.0M 成交!很顯然 J.D. Drew 就是不想進弱隊,對於費城人隊資方以及球迷而言是奇恥大辱就對了,當年連費城市長都出來批評 J.D. Drew。

"J.D. Drew is really more of a symbol of what’s wrong with, I think, America today," ---- Philadelphia Mayor Ed Rendell.


J. D. Drew 造成的效應還沒了,1998 年費城人隊又選上一個被認為可在短期內上大聯盟的大學球員 Pat Burrell,Pat 經紀人 Greg Genske 當然拿 Drew 的案例懷疑決心伺機拉高價格,資方為了安撫球迷忍痛以五年合約內含 3.15M 簽約金「吞」下 Pat Burrell。

1998 年 J.D. Drew 果然上了大聯盟,從此他到費城出賽球迷都準備 Boo Drew Show 來噓他!

Trivia:
Golden Spikes Award 是頒給年度最佳大學球員的獎項,我發現目前紅襪「全隊」有五個人拿過!太厲害了!除了 Drew 其他四人是誰?

星期五, 6月 05, 2009

恭喜 Randy Johnson 300 勝

1992 年是 Randy Johnson 生命中最重要的轉折點,這年年中 Nolan Ryan 稱讚 Randy 說:

"I see a lot of Randy in myself."
"He is a power pitcher and can take over and dominate a game...."

Nolan Ryan 預言 Randy Johnson 將成為主宰 90 年代最佳投手,然而當時的情況是年已 30 歲的 Randy Johnson 從 1989 年從 Montreal 交易到 Seattle 開始到 92 年底總成績是 46 勝 44 敗 762 局 ERA 3.90,這樣的成績你敢預言他會主宰 90 年代嗎?至少水手隊就不這麼認為,這年季外他們和 Ken Griffey Jr, Edgar Martinez, 以及先發右投 Chris Bosio 續約,卻放掉 Nolan Ryan 打包票的未來巨星。

Nolan Ryan 當時還是現役球員,這年年中他和 Rangers 投手教練 Tom House 主動聯絡 Randy Johnson 表示願意提供協助,雙方從季中開始溝通觀念,Randy Johnson 在球季最後一場球投出 18K 1H 的比賽算是完成了第一階段測驗,但是這年他的總成績仍是 Wild Thing 等級的 12-14 ERA 3.77 210 IP, 241SO, 以及 144 BB。

1992 年除了水手隊拒絕續約的挫折之外,這年聖誕節也成為他畢生最傷心的一天,他六歲開始打棒球至今的頭號球迷-他的父親 Bud 因心臟手術失敗而去世,Randy 幾乎想要退休來逃避這項打擊,後來他以受洗成為基督教徒來度過這段時間,Randy 認為這是讓他蛻變成熟的轉戾點。接著他應 Nolan Ryan 邀請到 NASA 一起做季前訓練,Tom House 以科學儀器拍攝連續影像,他認為 Randy 的前腳(右腳)跨步有瑕疵,進而影響一個 208 公分高巨怪的平衡,Randy 接受矯正後認為自己的進步一日千里,接下來的 1993 年 Randy Johnsson 實現了 Nolan Ryan 的預言,他投出 19-8 3.24 的成績,生涯第一次投出 300K,變化最大的是 BB/9IP 值更從 6.7 遽降到 3.5 直到今天再也沒有突破 3.8 這個關卡。

(以上摘譯自 1994 Sportingnews Baseball Yearbook)


我一向很喜歡看 Randy Johnson 投球,尤其 2000 年前後這段時間,那真是完全的 dominate!即使大聯盟級的右打者遇到他的滑球還是會不自覺的後縮,一陣心悸後還得吃下老K。有個說法是他將成為大聯盟最後一個 300 勝的投手,先離開這個主題,想想另一個問題~

「為什麼 1960 年前中期出生這一代出了 Roger Clemens, Randy Johnson, Tom Glavine, Greg Maddux 四個 300 勝投手?而 1950 年代出生的一個也沒有?」

我粗略想一下,先假設不同世代球員的 Stuff 是相等的,對生涯勝投有利的條件有:
A。運動傷害醫學以及體能訓練的進步
B。球隊強弱差距拉大
C。球隊擴增

不利的條件有:
D。先發/中繼/後援分工的觀念
E。球數限制的觀念

我的看法是:A效應在 1980 年代末期出現讓 1985 年前後進入職棒的投手較早十年二十年出生的前輩獲得更多更專業的照顧,增長職業生涯,再加上B、C效應在 1995 年取消薪資上限後發酵。造就了這幾個 300 勝的巨投,A、B這兩個效應至今仍存在,只不過D、E的出現將不利於個人勝投的累積,將使 70, 80 年代出生的投手較不利累積勝投數。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老戰友柯錫麟在 BLOG 上以回答問題的方式來表達對 Randy 300 勝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