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正題,這段長約半年的加班期大約在過年時結束,想要去日本看紅襪對運動家的比賽來解放一下,這兩場比賽 3 月 25, 26 兩天,正逢週二和週三非常不利於排行程,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買到門票?」,最近三年我接觸最多的就是日本人和南韓人,就因為接觸太多,我有直覺門票的銷售模式一定會比台灣複雜,最近幾個月我問了三個人這個問題:「日本的門票是完全公開公平的販售還是部分經由贊助廠商取得?」,三個人給我的答案都是:「要拿到好位置,一定要走第二條路線。」對了!介紹一下這三人:一個是年約 50 歲,早稻田畢業專做日本生意的台商,一個剛從日本某商社受訓回國,一個是準備在年後調回日本的日本人,因此我決定要走第二條路線來取得門票。
這裡要稍微介紹一下日本這個國家最了不起的一種行業:「商社」,現今日本有人稱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社、伊藤忠商事為「四大商社」,另一種說法是把丸紅商社加進去稱為「五大商社」,但是 20 年前書籍的說法是「九大商社」,因為還有近年績效較差的東棉、岩井、日紡等等。這些商社大多在 19 世紀時成立,最早的目的是應付日本國內貨物通路問題,直到現在商社的身份主要為提供訊息、投資機會、仲介、融資、物流等服務項目,勢力也早已經擴及全世界了,甚至在伊朗、阿根廷、波蘭這樣的國家也有分公司。 (不像台灣很多人滿腦子只想著中國市場),年輕人想進這些商社嗎?我聽到的說法是:「名校畢業,錄取率 5%!」,商社算是服務業,營業項目不包括製造業,釐清一下:以三菱為例,我這裡指的是三菱商事這家公司,不包括三菱化學、三菱銀行、三菱重工、三菱汽車等這些「遠親」公司,這幾大商社能夠存在百年,我認為最大的關鍵是及早擺脫家族經營,我遇過一個案例是:三菱 XX 公司想賣一樣東西給我,仲介的卻是三井物產,要銷售這樣商品必須簽訂非常重要的保密協定,該公司為何選擇三井物產而不選擇三菱商事?當然你可以從報紙上「聽」到一堆負面的財閥經濟消息,但是我看到的卻是大多台灣家族經濟無法辦到的事情就是「信任」。
除了日本本土,台灣幾乎是全世界被這幾家商社著力最深的國家,因為很多台灣人對「拼經濟」的定義就是:開工廠、工廠運轉、養土地,往往就把訊息以及客戶仲介丟給這些日本公司了。
從台灣的案例可以推想這幾家商社在日本本土的勢力,你每天的作息都逃離不了商社的勢力,包括兩聯盟棒球賽門票也難逃魔手,這次我身邊已經有四個人想去看球賽,希望他們的魔手可以幫忙拿到好座位。
至於南韓人以後有機會再聊,我發現日韓一個有趣的差別是:我手上上百張日本人名片沒有一個女性,但是 30 幾個南韓人卻有好幾個比美李英愛的正妹,另外,我只能說國內對南韓人的看法已經出現偏差的現象了,就像你不能拿赤軍連代表日本,不能拿建國黨或愛國同心會代表台灣。
